哈尼梯田是以哈尼族为主的各族人民利用特殊地理气候同垦共创的梯田农耕文明奇观。时光流逝,因梯田产值不高,农民增收困难,大量青壮劳力外出务工,梯田保护、农民增收成为地方政府亟待解决的大问题。作为州县镇三级人大代表的红河县宝华镇嘎他村委会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郭武六在调研走访中,查实情、找路子、破瓶颈,先试先行,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方式,积极践行“稻渔鸭”共作模式,真正实现了老百姓在家也能创业,在哈尼梯田保护中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
郭武六作稻鸭模式案例分享
郭武六说:“2016年1月,我因为发展蛋鸭产业小有成效,被村民推选为宝华镇第一届人大代表。对我而言,这不仅是个人荣誉,更是责任担当。我要做什么?我做了什么?有什么成效?这三个问题成为我担任人大代表职务之后的不竭动力。”
深入调研,探索发展新路径
2016年,郭武六在调研中去看望了一位卧病在床的老人。交谈中,老人感慨:“老祖先开垦梯田,养活了无数儿女,怎么到现在就发展不好呢?”这句话有如当头棒喝,让郭武六清醒认识到产业发展、农民增收才是唯一出路。
解放前,红河县宝华镇嘎他村因盛产“红心”鸭蛋而小有名气,是左能土司治所所在地,生活水平略高于当地其他村寨。然而,由于该村距离集镇偏远,特色产业不精不专,缺乏龙头产业带动等因素,致使嘎他村成了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典型代表。
嘎他村的“红心”鸭蛋,蛋黄红润、蛋白粘稠、不腥不燥,市场供不应求,并且稻田鸭养殖投资少、成本低、设备简单、鸭舍要求不高,加之生长发育快、见效快、收益大,如何利用好传统的“塘田结合、稻鸭共生”的传统养鸭模式,在做特、做专、做精上下功夫,成为了本地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
示范引领,发挥代表桥梁纽带作用
2016年,郭武六带领亲戚朋友发展蛋鸭产业,全村蛋鸭存栏量10000余羽,规模小,带动面不大。为了扩大养殖规模,郭武六开始走访农户,深入田间地头,向周边农户简述自己的创业经历和养殖成效。作为传统的养殖产业,村民对养鸭的做法很认可,但到了发放鸭苗时,郭武六却发现村民认领的数量不多。究其原因,是群众观念落后,怕担风险,不愿意规模发展。
郭武六给村民发放鸭苗
为打消群众顾虑,每年郭武六自筹资金,向部分特定人群免费提供鸭苗,并签订保底收购协议。同时,邀请周边村民到养鸭场进行参观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多方努力,嘎他村的蛋鸭存栏量从2012年的1000余羽发展到60000余羽,鸭蛋的收购价也从原来的1元/个涨到2.5元/个。老百姓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后,鸭子产业终于从零星散养向小规模化养殖迈进。
郭武六在稻田里做线上直播
2018年,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除了卖鸭蛋、卖鸭子,为了提高红米、紫米的品质,郭武六建设了小作坊米加工厂,有效地解决了红米加工质量差的问题。2022年,郭武六紧扣市场,以丰富的梯田产品为依托,成立红河县嘎他商行,配套电商物流,做线上直播带货,销售本地农户的各类农特产品。同时,充分利用南博会、东西部协作等拓宽了销售渠道,并与上海市宁远区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宝华镇的农特产品销售收入从2016年的10余万元,增长到现在的1000余万元。
建言献策,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蛋鸭养殖涉及路、水、田等诸多基础要素保障,郭武六充分发挥人大代表职能,2016年至今,提出了《关于加大梯田周边村寨污水治理的建议》《关于加大红河县哈尼梯田遗产区水源供给的建议》等建议40余件。在各级各部门的关心支持下,近年来,宝华镇启动了县级饮用水源地俄垤水库保护区水污染治理、红河哈尼梯田鸭及红心鸭蛋数字化全产业链建设、嘎他村高标准农田建设、俄垤水库改扩建工程项目。同时,正式启动“中国梯田蛋鸭之乡”创建工作。
随着水电路、通讯网络等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农业生产成本稳中有降,梯田产值稳步提升,农民群众的获得感不断提高。以2023年为例,通过推广实施“稻渔鸭”共作模式,每亩梯田产值达6000余元,其中仅梯田鸭蛋销售产值达4000余元。
郭武六被红河州授予“红河州劳动模范”称号
郭武六作为当地的产业发展的明白人、带头人,以务实的作风,卓越的工作成效,获得了社会各方的充分认可。2015年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授予“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突出贡献”荣誉称号;2020年被授予红河县脱贫攻坚奖“社会扶贫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23年被红河州授予“红河州劳动模范”称号;2023年被云南省授予“云南省粮食暨重要农产品生产先进个人”称号。
(红河县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 毕永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