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民生项目办得很好,我们很期待。”7月2日,十堰市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市人大代表,对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领办的民生实事项目进行实地调研,了解项目进展情况,并充分听取市民的意见建议。在调研过程中,许多市民为市人大常委会积极办理民生实事点赞。
近年来,十堰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身边事,将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领办民生实事项目作为抓好民生实事的“关键一招”,深入基层一线,广泛征集民意,让民生实事项目更加顺乎“民意”、合乎“民声”、温暖“民心”。
靶向发力解民忧
茅箭区重庆路立交桥旁设立的路灯比立交桥桥面高,导致部分灯光被桥面遮挡,立交桥下光线不足,部分路段晚上视线较差。在市六届人大三次会议期间,市人大代表徐娟建议在桥下增设路灯。市人大常委会委员杨琴领办这件民生实事后,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并多次实地探访,推动问题解决。
“立交桥下两侧的6盏路灯,采用的是200瓦的投光灯,在5月初已经安装完成并投入使用。”7月2日上午,在茅箭区重庆路立交桥下,杨琴指着桥下的路灯,向市人大代表们介绍项目情况。
“以后家门口不仅有幸福食堂,还有老年大学,真是太方便了。”看着正在建设的茅箭区五堰街道南街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社区居民高兴地说。
南街社区老年人居多,但社区缺乏幸福食堂、老年大学等配套设施。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柯贤国领办“建设五堰街道南街社区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示范点”这一民生实事项目后,积极与相关部门协商,将新建社区养老综合体确定为该项目的重要内容。
茅箭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勾书平介绍,该综合体面积共2000多平方米,目前,主体工程已完工,正在进行室内装修。其中,老年食堂、日间照料中心等7月底投入使用,老年大学、琴棋书画室预计8月底投入使用。
用心用情惠民生
7月2日,市人大代表在张湾区汉江路街道七里社区和谐家苑小区看到,居民坐在小区花坛旁的石凳上话家常;花坛旁,改造后的停车场干净整洁,车辆停放有序。
和谐家苑小区建于2005年2月,属“三无”小区,解决“脏、乱、差”问题曾是该小区居民最大的愿望。市人大常委会委员王清领办这一民生实事后,争取十堰日报社等多家帮建单位出资出力,引导居民捐款出工,改造废弃花坛、解决停车难题、美化小区环境……
在了解到社区办公设施缺乏、财务紧张的问题后,王清协调相关单位为社区捐赠了两台电脑、500余册红色书籍,帮助七里社区建设党建文化墙、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红色书屋”。和谐家苑小区作为共同缔造试点入选“社区治理全国样本”,相关经验在全国推广。
在茅箭区茅塔乡廖家村,绿树掩映下的民房干净整洁,穿村而过的茅塔河清澈见底。
“这水真干净,闻着也没怪味。”在该村污水收集处理项目现场,一座新建的小型污水处理站已投入运营。市人大代表看着生活污水经过处理后变为涓涓清流,纷纷为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黄芸领办的这件民生实事点赞。
“我们铺设管网,把每户村民家的生活污水收集起来,通过小型污水处理站集中处理,经过5道工序处理后,就可以达到排放标准。”在污水处理站旁,山鼎环境科技运营队队长余龙国介绍,目前,该村已经修建10余座小型污水处理设施,每个小型污水处理站每天可以处理5吨生活污水。此外,该村还因地制宜,采用人工湿地、人工快渗、多层生物滤池等处理工艺,确保污水稳定达标排放。
搭起群众“连心桥”
走进茅箭区天津路代表“家站”,“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标语吸引了代表们的注意;代表“家站”内,办公区、会议区、图书角等功能区一应俱全,墙上张贴的代表联系群众制度、驻“家”代表相关信息等一目了然;翻开《人大代表接待选民记录簿》,上面清晰地记录着群众向代表反映的意见建议……
代表“家站”是人大代表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有效渠道和为民服务的主阵地,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平台和有力抓手。为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韩俊领办天津路代表“家站”建设这件民生实事。
“天津路代表‘家站’设立人大代表接待岗,鼓励和引导人大代表常态化下沉一线,为市民解决急难愁盼问题。”韩俊说,代表“家站”是打造以家为中心、站为延伸的代表履职平台体系,为代表密切联系群众创造条件,让倾听民声、汇聚民智、化解民忧成为新时代人大代表工作的主旋律,有力有效推动了全过程人民民主走深走实。
代表“家站”不仅是人大代表履职之家,更是人大代表与群众的“连心桥”。韩俊说:“代表‘家站’丰富了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内容和形式,代表进‘家站’履职,群众有困难、有问题找代表已成常态。”
为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经市委同意,十堰市人大常委会今年启动“七个一”系列庆祝活动。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师永学说:“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每人认领、办结一件民生实事是系列活动之一。目前大家领办的40件民生实事已完成16件,其他24件将按时推进到位,确保件件有回音、事事见成效。”
(来源:湖北人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