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西县人大:代表联络“家站室”“小阵地”释放“大能量”
近年来,泸西县人大常委会按照“以点带面强引领、探索创新建机制、以人为本惠民生”的总体思路,全力打造连点成线、织线成网、覆盖乡村的代表联络“家站室”,全面推进“建”家、“管”家、“用”家工作,将其作为充分发挥代表主体作用、提升代表依法履职能力、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平台,实现了“小阵地”释放“大能量”。
人大代表接访群众
定期进站接访纾民困
“家站室”是人大代表依法履行职责、联系人民群众的场所。真正将接地气冒热气的基层声音转化为代表建议是代表履职平台建设的真谛。泸西县人大常委会全面加强代表进站履职的制度约束,每周固定安排1天作为代表接待日,每月固定代表活动日,并结合县、乡镇重要工作、群众重大诉求精准定题,提前发布通告,将开展接待的主题、时间、地点广泛发布,合理编组县、乡镇代表进站开展活动,直面群众、听取意见,解疑释惑、排忧解难,坚决杜绝“人大代表找不到、群众意见没人听、家站室运行挂空挡”情况。比如,中枢镇人大代表田海云、张建林在接待日接访群众中,群众反映新寨社区通往县城道路低洼不平、排水不畅、路基坍塌等问题,严重影响蔬菜运输。针对群众反映的诉求,田云海等代表及时反馈镇人大主席团,交镇人民政府办理,争取到资金400余万元,修建了三条宽6米、长3.71千米的田间道路,让“糟心路”变成了“民心路”。
人大代表贴近群众听取心声
督促建议办理解民忧
泸西县人大常委会积极规范代表履职平台的运行、接待和意见处理方式等制度机制,督促代表将群众意见进行收集整理、筛选归纳、整合提升,形成具有建设性、指导性的代表建议。县、乡两级人大经常性提醒代表跟踪建议办理情况,通过组织实地调研视察、集中研究困难问题、及时反馈办理成效,与承办部门一道,不断提高意见建议办理的办结率和人民群众的满意度,让“家站室”成为高质量代表建议的“策源地”。比如,县乡人大代表在联合接访中,三塘乡群众普遍反映因天气异常,干旱日趋严重,山区生产生活用水十分困难,希望县、乡帮助解决。代表们将这一情况写成建议,由县人大常委会转交县水利局办理,县水利局积极争取项目,投资2698万元,实施了大方摆自然能提水工程项目,每年提水50.93万立方,解决了全乡8个村委会48个村民小组23000余人,38000余头大牲畜的饮水问题。
乡镇召开意见、建议办理推进会
丰富阵地活动暖民心
活动阵地不仅要传递社情民意,更要发挥“联、商、督、促、智”综合效应。泸西县人大常委会将基层民生、社会管理、经济发展等与代表工作深度融合,不断丰富活动形式、深化活动内容,在工作中不断拓展“家站室”“1+N”工作体系,通过邀请辖区的人大代表进站活动,听讲座、听政策解读,进行充电学习;邀请科技人员搞培训、传技术,献策高质量发展;邀请政府部门负责人谈建设、问政策,有序进行监督;开展调查研究,征求意见,促进摸清实情。同时融入“代表向选民述职、普法强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等丰富多样的主题活动,把“家站室”活动办得有声有色。自规范化建设工作启动以来,全县96个代表活动阵地开展活动1152次,人大代表参加活动3000余人次,联系选民16000余人次,收集到涉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基层治理等方面的意见建议6875条,现场办复6380条,转交乡镇人民政府办理337条,转交县级部门办理158条,进一步激发了“家站”活力,提升了代表履职热情,增强了人大工作实效。
焊接技能培训
下一步,泸西县人大常委会将继续加强人大代表“家站室”建设,进一步发挥人大代表主体作用,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不断提升代表履职能力,使其成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
(泸西县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
(来源:“泸西人大”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