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点子”变“金钥匙”!建水基层立法联系点设立7年完成140余件法规(草案)意见征集
“要适应产业发展需要,增加向智能化转型的规定”,这是2023年3月省人大常委会建水县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在县紫陶园区管委会开展《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紫陶产业发展条例(修订草案)》意见征集时,行业代表提出的建议。该项建议被基层立法联系点确定为专题调研内容,在通过调研集中征集多方意见汇总后被写入新修订的条例。
在条例修订过程中,建水县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牵头草拟修订稿,累计开展5轮意见征集,收集意见建议120余条,其中成立陶土陶泥交易中心、管控行业内规范、细化管理部门职能等多条建议被采纳。
群众的“金点子”有效转化为了立法“金钥匙”。这正是建水县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发挥基层立法“直通车”作用的鲜活案例。
△省人大常委会为建水县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授牌。
以点扩面构筑基层立法联系网
2017年,建水县人大常委会分别被省、州人大常委会授予基层立法联系点,2023年再次成为省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
如何发挥好基层立法联系点作用,让来自基层的“好声音”直达立法机关?近年来,建水县人大常委会不断健全完善制度体系,在建水县临安镇人大主席团、临安镇朝阳楼社区、红河州民族师范学院陶习院、云南华垣律师事务所分别设立县级基层立法建议联系点,县内两级联系点的联动,打通了立法联结群众的“卡点”。
为提升立法联系“驱动力”,立法联系点在常委会、县设基层立法建议联系点、乡镇人大主席团等共设立法建议联络员23名,确保上级人大立法动态和信息及时传达到县基层立法建议联系点和群众,基层的立法意见建议及时反馈上级人大。
在2023年《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紫陶产业发展条例》修订中,累计14名立法建议联络员参与立法调研、座谈会等超过40人次;2024年省、州人大法规(草案)的征集意见中,11名立法建议联络员提出修改建议。
通过设立县立法建议联系点和立法建议联络员,使提出立法建议的触角覆盖全县14个乡镇,涉及社会治理、产业发展等领域,使征集立法建议的范围更广泛,建议更贴近基层和发展实际,更具有代表性。
△2023年9月7日省人大民族委员会到建水调研《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紫陶产业发展条例》修订情况。
“四步法”推动立法征询数量质量双提升
在立法工作中,针对条款职责分属不同部门,一个部门起草,职权职能不熟,立法建议不精准,反复修改等问题,由立法联系点梳理,逐条将条款定责到相关部门,部门提出修订意见后,由立法联系点梳理汇总,这一做法,极大提高了立法的效力。
“基层立法联系点重视每一件省、州人大常委会的立法建议征集,针对每一件征集意见的法律法规(草案),认真研究,做到2个‘坚持’。坚持依条分析细化对象,确定最广泛的听取意见对象;坚持基层提出、委室审查、立法联系点审核,精准上报修订建议。”建水县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2023年,在18件法规(草案)的征集意见中,立法联系点累计提出修改意见建议70余条,部分意见建议得到采纳。
经过不断实践,基层立法联系点在立法建议征集上形成了基层立法联系点定责交办,相关部门(含县立法建议联系点)对口建议,县人大相关委(室)初审,基层立法联系点审定上报的“四步法”,提升了立法建议效率的同时,也提高了立法建议的质量。
据了解,自基层立法联系点设立7年来,累计完成省、州人大140余件法规(草案)的意见征集,共牵头开展4次立法工作。先后配合省、州人大完成《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燕子洞风景名胜区保护管理条例》《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条例》《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立法条例》等10余件地方性法规的制定、修订。
如今,基层立法联系点在立法的基础上,正向监督执法、基层治理、普法宣传等方向延伸,为新时代民主法治建设注入新活力。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抓好立法建议征集,强化县内4个基层立法建议联系点作用,充分听取行业、社会治理等领域立法建议,组建并探索立法法律专业小组作用发挥机制,不断提升基层立法联系点履职的能力和水平,使基层立法联系点真正成为管用的民主实践。”建水县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作者:张丽君)
(来源:“云南人大”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