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兴则百业兴,要全面书写好中国式现代化红河篇章,就离不开乡村全面振兴发展。在今年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2025年要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特别是实施新一轮促农增收三年行动,全面夯实高质量发展的“农经”底子。
过去一年里,红河州农业产业持续发展壮大,新增高标准农田30.07万亩,建成全国大棚基制盆栽蓝莓主产区,形成“1+13+N”农业品牌矩阵。乡村振兴成效明显,全州统筹26.48亿元、实施1408个项目抓巩固促振兴,实现收入1万元以下的脱贫户和监测户动态清零。
现代农业基地 沈娟 摄
这些显著的成效不仅为红河州农业农村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也为2025年的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新的一年,红河州将致力于进一步巩固和扩大这些成果,特别是在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方面寻求新的突破。
弥勒市福城街道章保社区的小河边村,作为红河州农业农村发展的一个缩影,正以玫瑰产业为核心,书写着乡村振兴的篇章。自2013年开始,小河边村在党支部的领导下,从60余亩的种植规模起步,逐步扩展到如今的3500余亩玫瑰种植,种植户数量也激增至200余户。这一跨越式的发展,不仅让小河边村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升级,更让村民们走上了增收致富的快车道。
在党支部的带动下,小河边村不仅引进了墨红、滇红等优质玫瑰品种,还创办了村集体公司,发展深加工产业。如今,红玫瑰冻干花茶、玫瑰花饼等25类特色产品已经远销国内外,年综合产值近1亿元,人均年收入突破6万元大关。同时,小河边村积极打造“品鑫印象”品牌,通过开设直营店等方式,不断提升产品市场影响力,让玫瑰真正成为村民手中的“金钥匙”。
州人大代表、弥勒市弥阳街道党工委书记 李德成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弥勒小河边村‘三产融合’等联农带农模式在全省推广,这一利好成果让人倍感振奋。”州人大代表、弥勒市弥阳街道党工委书记李德成言语中难掩激动之情。2025年,弥勒市将对小河边村的规划和发展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推动农业农村发展再上新台阶。一方面,将助力小河边村进一步扩大玫瑰种植规模,提升深加工能力,并打造更多具有地方特色的产品;另一方面,将加强乡村旅游的规划和建设,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小河边村的乡村风情。
(记者:张七霞 余云龙 杨俊涛 杨幼媛 文/图)
(来源:云南红河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