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自市人大:创新“1234”模式 共绘“鱼水深情”新画卷
蒙自市人大常委会坚定不移地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强化代表工作、做深做实监督工作当作核心任务,持续创新工作方法,全力推动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携手,共绘“鱼水深情”的崭新画卷。
——用活一个载体,筑牢联系根基。蒙自市人大常委会以“家、站、室”作为服务群众的前沿阵地,因地制宜,精心打造代表与群众之间稳固的沟通桥梁。“家、站、室”广泛分布于城市的繁华商圈、乡村的中心村落等群众生活密集区域,既让人大代表履职有“家”可依,又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寻求帮助。在硬件建设方面,“家、站、室”配备了齐全的桌椅、资料柜等基础办公设备;在软件服务方面,代表们依照既定的接待计划,定期接待来访群众,耐心倾听他们的心声,涵盖日常生活琐事与关乎民生的大事要事。这些举措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家”的温暖,为代表与群众之间的深度交流筑牢了根基。
鸣鹫镇人大代表接待日
——拓展两个联系,架起沟通桥梁。一是线上线下双轨并行。蒙自市人大以“家、站、室”为依托,积极搭建线上线下全方位覆盖的联系网络。在线下,代表们常态化深入基层,走进田间地头、厂矿车间,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实地了解群众的生产生活状况,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在线上,充分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搭建了“蒙自人大微信公众号”“代表履职小程序”“代表联系群众微信群”等数字化沟通平台。代表们通过这些平台,不仅能及时发布政策信息、工作动态,还能在线收集群众的意见建议,实现了代表与群众沟通的“零时差”“零距离”。二是定期走访与随机调研结合。除了固定的接待日活动,代表们采用定期走访与随机调研相结合的方式,拓宽与群众的联系广度。在定期走访中,代表们依据预先制定的计划,深入不同区域、不同群体,进行全面系统的调研。随机调研则更具灵活性,代表们在日常工作生活中,随时随地关注群众的需求和问题,确保能够及时、准确地了解到各个层面群众的真实想法,让联系更加紧密、高效。
——构建三项机制,完善保障体系。一是意见收集整理机制。蒙自市人大常委会以“家、站、室”为依托,构建起一套严谨的意见收集整理机制。在接待群众过程中,代表们认真倾听、详细记录群众反映的每一个问题。接待结束后,及时对收集到的意见进行分类整理,按照问题的性质、所属领域等进行归纳,明确重点和难点问题。同时,建立专门的台账,对意见的来源、内容、处理进度等进行详细登记,确保每一条意见都有迹可循、有序管理。二是分级处理反馈机制。对于收集到的群众意见,蒙自市人大常委会实行分级处理反馈机制。一般性问题,由代表直接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督促解决,并及时向群众反馈处理结果;较为复杂的问题,通过代表建议、议案的形式提交人大常委会,由常委会交相关部门办理,办理过程中代表持续跟踪监督,办理结果向群众公开反馈;涉及多个部门或重大民生问题,由人大常委会组织专题调研和协调会,推动各部门协同解决,并向群众详细说明解决方案和进度安排。例如,针对北京路与永缮街路口交通拥堵问题,市人大代表曹萦兮提出建议后,人大常委会组织多部门联合调研,制定综合整治方案,通过优化交通信号灯设置、加装隔离护栏等措施,有效缓解了拥堵状况,办理结果得到了群众的高度认可。三是学习培训提升机制。为使代表更好地联系群众、服务群众,蒙自市人大常委会构建学习培训提升机制,定期组织代表参加各类培训活动,内容涵盖法律法规、政策解读、沟通技巧等多个方面,邀请专家学者、经验丰富的代表进行授课,通过专题讲座、案例分析、实地考察等多种形式,提升代表的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例如,通过开展关于乡村振兴政策的培训,代表们对相关政策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在联系群众过程中,能够更准确地为群众解读政策、提供指导,赢得了群众的信任。
红河综合交通枢纽
——发挥四大作用,践行使命担当。一是政策宣传解读作用。人大代表以“家、站、室”为阵地,积极发挥政策宣传解读作用。针对重大方针政策和重要决策部署,代表们通过举办政策宣讲会、发放宣传资料、面对面讲解等方式,向群众进行深入解读。例如,在医保政策调整后,代表们在“家、站、室”组织多场宣讲活动,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群众讲解新政策的变化以及办理流程,帮助群众更好地理解和享受政策红利,增进群众对政策的认同感和支持度。二是社情民意反映作用。代表们作为群众的“代言人”,积极发挥社情民意反映作用。通过在“家、站、室”与群众的密切接触,及时收集和反映群众的意愿和诉求。无论是关乎民生的“柴米油盐”,还是涉及地区发展的重大事项,代表们都认真梳理,形成高质量的建议和议案提交相关部门,推动问题解决。例如,市人大代表普建华在走访中了解到村民对农田灌溉设施建设有需求,通过代表建议促使政府部门及时建设灌溉设施,解决了村民的后顾之忧。三是矛盾纠纷化解作用。在基层社会治理中,人大代表依托“家、站、室”,积极发挥矛盾纠纷化解作用。当群众之间出现矛盾纠纷时,代表们凭借自身的威望和公信力,主动介入调解。他们以公正客观的态度,倾听各方意见,依据法律法规和情理进行疏导劝解,将矛盾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例如,在迎晖社区因邻里停车问题引发的纠纷中,市人大代表杨洪第一时间到达现场,通过耐心沟通协调,为双方制定合理的停车方案,避免了矛盾的进一步激化,维护了社区的和谐稳定。四是发展建设推动作用。人大代表以“家、站、室”为依托,充分发挥发展建设推动作用。代表们积极参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讨论和制定,结合群众的智慧和建议,为地区发展出谋划策。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代表们主动监督项目进展和质量,协调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例如,在红河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中,代表们深入调研,提出优化配套设施建设的建议,同时监督工程质量,确保按时高质量建成,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蒙自市人大常委会通过搭建平台、拓展联系、构建机制、发挥作用,让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紧密相连,共绘出一幅充满温情与力量的“鱼水深情”新画卷,为蒙自市的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的幸福生活奠定了坚实基础。
(蒙自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李先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