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勒市人大:“三个聚焦”丰富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载体
近年来,弥勒市人大常委会在人大代表履职平台上下功夫,认真做好人大代表履职平台建设管理工作,支持和保障人大代表在人大代表之家、工作站、联络室开展活动,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在全过程人民民主中的重要作用。
弥勒市人大常委会代表之家
——聚焦标准建设,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站”。弥勒市人大常委会把人大代表活动阵地建设作为丰富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载体和有效平台,不断加强“家”的软硬件建设,确保已建成的“家”全部达标。对市人大常委会代表之家进行改造升级,将其建设成为集学习、宣讲、实践、展示、创新等功能为一体的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站。将全市1061名省、市、县、乡四级人大代表编入14个乡镇、街道人大代表工作站,对代表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三公开”,群众随时通过扫描代表“二维码”了解代表信息,向代表反映问题。按照设施规范化、工作制度化、活动常态化、运行信息化、服务便捷化要求,在每个乡镇至少建成1个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站,形成共建共享、功能融合的工作格局,使之真正成为为民服务的“连心桥”、社情民意的“直通车”、民生福祉的“助推器”和代表履职的“加油站”。
代表工作站公示栏
——聚焦信息化建设,建成全过程人民民主“助推站”。弥勒市人大常委会创新新时代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方法,探索“智慧人大”平台建设,全面公开实践站二维码、代表履职二维码,促进“家”“站”“室”与代表、代表与代表、代表与人民群众双向联系便利化,实现“家”“站”“室”的实体、网上、掌上同步推进,为密切代表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提供更为便捷的服务,真正做到代表履职“无死角”、联系选民“零距离”。弥阳街道第一片区人大代表联络室建立微信“你码上说、我马上办”小程序,进一步拓宽了代表与群众沟通联系渠道,实现了代表与群众之间的有效互通、互动,极大地提高了人大工作效率。太平街道人大代表工作站在视频会议系统和显示屏上植入“代表二维码”和“云南省人大代表履职服务平台”小程序,建立代表工作、代表联系群众微信群,为工作站插上“互联网的翅膀”。
人大代表履职风采展示
——聚焦专业化建设,建成全过程人民民主“工匠站”。弥勒市人大常委会按照“依托特长建小组、发挥优势尽职责”的原则和“把代表小组建在产业链上、把代表力量聚在产业链上、把代表作用发挥在产业链上”的思路,成立了全州首个烟草专业代表工作站——红河烟草全产业链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人大代表工作站,让代表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专业特长和优势,在自己最熟悉的领域和事项上开展调研视察,开展法律和工作监督,进一步深化了履职实效。工作站自2024年9月20日成立以来,先后3次组织工作站成员开展走访群众、专题调研、集中视察、普法宣传等活动,广泛听取群众和卷烟零售商的意见建议,解决了粮烟协作、科学烘烤、烟叶收购、卷烟销售、烟区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问题44个,切实发挥了专业代表工作站“专”“精”“尖”的作用。专业代表工作站的建立为“专业代表”提供“专业平台”,通过“专业活动”破解“专业问题”,让“专业代表”发挥“特色优势”,助推弥勒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弥勒市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 郑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