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州人大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县市动态 > 正文

河口县人大:“五式监督”助力口岸经济发展

发布时间:2025年06月26日09时01分  作者:傅广森  来源:河口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编辑:管理员  阅读次数:138
分享到:

近年来,河口县人大常委会聚焦口岸经济这一选题,创新监督形式和服务方式,助力河口开放发展跑出“加速度”。

——“嵌入式”监督,让互市改革“动”起来。紧盯口岸经济发展难点、堵点,开展下沉口岸专项调研,体验式视察通关便利全过程全流程,形成《关于河口口岸通关便利化的调研报告》和《河口县边民互市贸易工作情况调研报告》,优化提升口岸通关服务措施。结合调研结果,听取和审议商务工作情况报告,督促口岸部门深化边民互市贸易发展改革,出台《河口县深化边民互市贸易发展改革的若干措施(试行)》,创新边民管理模式、支持龙头企业推动边民互市贸易产业化、深化互市贸易转型升级,2024以来探索完成全国首单通过边民互市进口燕盏、首单进口榴莲落地加工、首票以边民互市贸易方式进口鲜椰子并开展落地深度加工及红河州首单“多地备案、多区交易”商品通关。

1人大代表在跨境电商产业园区调研.jpg 

人大代表在跨境电商产业园区调研

——“组合式”监督,让口岸贸易“实”起来。从各领域各专业代表中选取骨干,参与组建口岸经济发展代表工作小组,采取“年度报告+问卷调查+专项调研”组合方式,监督口岸部门落实《推动资源经济口岸经济园区经济高质量发13条措施》《2025年推进外贸稳进提质35措施》等政策情况;采取“集中视察+专题询问+实地督导+随机抽查+代表评议”方式,开展智慧口岸建设、互市贸易改革等监督,发挥监督叠加效应,打出监督“组合拳”。2024年,河口口岸进出口总额达251.4亿元,同比增长51.63%;进出口货运量达389.6万吨,同比增长37.72%,增速均位居全省沿边口岸首位出入境人员569.42万人次,位居全省对外开放口岸首位。

——“开放式”监督,让市场主体“活”起来。县人大常委会班子成员定期开展“政企面对面”活动,深入企业实地走访调研,查找是否存在惠企政策宣传不到位、职能部门服务企业不担当不作为等问题。持续开展“拼经济出真招抓落实——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采取“人大+政府部门”联动和五级代表参与方式,近三年来累计组织280余人次代表走访企业140余家,收集企业诉求和建议100余个,推动解决70余个。

2人大代表走访企业.jpg 

人大代表走访企业

——“项目式”监督,让口岸基础“强”起来。紧盯口岸联检大楼建设、落地加工等项目,采取“一名副主任+一个专委”方式,召开口岸经济专题座谈分析会,明确“时间表+路线图+责任人”,实现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定期到项目建设一线了解推进情况,点对点反馈、清单化督促、实景实落地,使监督项目更清晰、抓手更实在、实效更突出。通过调研督促、项目视察等多种方式,推动南溪河口岸联检大楼、跨境电商产业园区全面启用,促成越南咖啡豆、鲜榴莲、鲜椰子、鲜粽叶等特色农产品的落地加工,助力河口边民互市贸易从“通道经济”向“口岸经济”转型升级迈出坚实步伐。

——“闭环式”监督,让营商环境“跑”起来。创新“全流程闭环机制”,建立代表建议收集清单、督办清单、销号清单“三单管理”,建立“问题转办+整改反馈+‘回头看’”的工作机制,并通过人大常委会分管副主任领衔督办,各专委、工委重点督办、人大代表参与督办方式,倒逼职能部门主动履职、靠前服务,推进以“一箱到底”“一车到底”“跨境智慧物流暨综合服务平台”为重点的跨境物流体系改革,全面推行口岸领域“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成功实现跨境公铁联运、跨境集装箱换装直通及“重进重出”等多种跨境运输模式的“首发首次”,2025年,首单大湄公河次区域(GMS国际道路运输测试成功,进一步助力口岸经济发展和营商环境提档升级。

(河口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傅广森)

相关阅读:

您是第48894615位访问者
COPYRIGHT 2017 www.hhrd.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红河州蒙自市 邮编:661100 电话:0873-3720408 滇ICP备11002010号

滇公网安备 532503020001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