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建水县人大常委会通过现场“听”、当面“问”、实地“看”的方式,对建水县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部分建议办理情况进行“回头看”,推动代表建议从“纸上”落到“地上”,确保民生实事落地见效。
人大代表到南庄镇高新寨小组现场查看建议办理情况
以打破“常规部署”破局 促进工作机制升级
针对代表反映强烈的“重答复、轻落实”“有答复、没下文”、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开空头支票”的问题,建水县人大常委会将“回头看”工作作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增强监督实效的重要抓手,改变往年常规部署工作模式,从建水县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代表提出的B类建议中,选取关注度高、事关群众急难愁盼的12件建议办理情况进行“回头看”,并纳入年度监督工作计划。建立健全沟通协调机制,加强与承办单位的紧密对接,要求各承办单位提前梳理建议办理情况,为后续实地查看和座谈交流提供充分依据。通过对建议“回炉”督办,有效带动其他代表建议办理工作,起到了以点带面的示范带动效应。
以“线上+线下”齐发力 实现代表与承办单位双向奔赴
在代表建议办理的面商环节中,对因路程远或特殊原因无法到现场的代表,县人大常委会创新采用视频连线方式,与代表进行“屏对屏”座谈,实现了从单一现场沟通到线上线下融合的创新转变。在面商座谈会上,承办单位详细汇报建议办理进展和后续规划,代表们结合前期了解,提出针对性意见,双方进行精准的需求匹配和深入的交流探讨。如在办理关于实施西庄镇小关村委会大关村人居环境提升项目、在利民乡清泉村委会黑甲村建造农贸市场雨棚、修缮庄户村委会马海寨小组村内道路等建议时,承办单位负责同志与代表均通过视频连线面商,认真听取代表提出的意见和建议。
人大代表到官厅镇谢租村委会现场查看建议办理情况
“与代表‘面对面’沟通后,我局获取的信息更全面、更直接。这让我们在办理代表建议时,对‘怎么做’‘朝哪做’有了更清晰的思路,下一步工作中,我们会针对还没办完的B类建议,指导各乡镇申报好项目。”农科局负责同志表示。
以常态化开展“回头看” 助力代表建议“开花结果”
“这次代表建议的办理,让高新寨300多位村民多年来的期盼变成了现实,这条‘民生路’的建成,不仅彻底解决了困扰村民多年的出行难问题,更成为我们实现乡村振兴的‘加速器’。”南庄镇小新寨村党总支书记、县人大代表朱文在看到代表建议办理实效后激动地说。他表示,承办单位多次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到高新寨实地勘察,精心规划线路,在考虑日常出行的同时,还预留了足够空间方便农业机械通行,充分满足了村民的生产生活需求,村民们都非常满意。在建水县人大常委会开展“回头看”的12件代表建议中,有7件涉及村内道路的硬化修缮,目前已有5件办结,2件已列入项目库。
承办单位与人大代表“屏对屏”开展“提办对接”座谈
“我以为集中评议后建议办理就结束了,没想到,今年县人大常委会又翻出‘旧账’,通过再次督办,让代表们提出的建议得到切实办理。”参加“回头看”活动的代表对代表建议办理的满意率、办结率表示认可。代表建议从正式提出,到精准交办、认真承办、跟踪督办,再到“回头”核查,切实推动了问题解决、取得了实效。截至目前,12件“回头看”的代表建议,9件已办结,3件正在办理中。
接下来,建水县人大常委会将坚持把高质高效办理代表建议作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实践,在“提议、交办、承办、督办”四个环节上同步发力。同时,通过常态化开展代表建议“回头看”,推动建议办理工作再上新台阶,努力实现“办好一件建议、解决一类问题、推动一个领域发展”的目标,以实际行动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人大力量。
(建水县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 赵红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