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州人大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县市动态 > 正文

弥勒市西一镇:发挥“四优势” 当好“四大员” 助推旅居经济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03日09时11分  作者:张福  来源:弥勒市西一镇人大主席团  编辑:管理员  阅读次数:259

近年来,弥勒市西一镇人大主席团充分发挥人大职能优势,通过当好旅居经济“信息员、宣传员、参谋员、护航员”,助力旅游变旅居、旅居变“安居”,为推动地方旅居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发挥职能优势  当好旅居经济“信息员”

西一镇人大主席团持续发挥人大代表主体作用,充分收集群众对旅居经济发展的意见建议,并及时将代表意见建议转交相关部门办理。针对群众提出的盘活租舍村闲置农房的建议,镇人大主席团多次组织代表通过实地走访、调研、召开座谈会等方式,结合西一镇实际,提出了“盘活空闲房屋、优化旅居空间,依托民族文化、温泉资源,带领村民抱团发展打造幸福乡村”的发展思路,为发展旅居经济指明了方向。同时,镇人大主席团积极动员人大代表参与梳理租舍村闲置资产工作。经全面梳理,租舍364栋房屋中具备发展旅居经济条件的房屋96栋,集体闲置农房共计6000平方米,建立了“一户一档”,全面厘清闲置资产“底数账”,为发展旅居经济打下基础。

1人大代表、民宿经营者、乡贤能人开展座谈.jpg 

人大代表、民宿经营者、乡贤能人开展座谈

 

发挥身份优势  当好旅居经济“宣传员”

西一镇人大主席团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桥梁纽带作用,对镇内外出的乡贤能人进行全面摸排,对租舍村内相邻的9栋房屋开展靶向招商,主动向乡贤能人宣传家乡发展方向和招商政策,鼓励他们回乡投资兴业。通过不懈努力,成功引进了红河鸣贵春市场开发有限公司投资2000余万元在租舍村建成玫瑰碗温泉酒店。同时,人大代表充分发挥“带头”作用,将闲置住房进行“微改造、精提升”,开办精品民宿。在人大代表的带头示范下,租舍村村民相继将自家闲置的房屋进行改造开办民宿或出租开办民宿,整合零散房产变资源资产。截至目前,租舍村已有集聚阿细民族风情类、乡村田园类等主题特色乡村民宿35家,2024年全村接待旅居游客6万余人次,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115.56元。

2专题研究租舍旅居规划.jpg 

专题研究租舍旅居规划

 

发挥专业优势  当好旅居经济“参谋员”

西一镇人大主席团积极发挥人大代表专业特长,组织具有规划设计、工程技术、民族文化等方面专业优势5位人大代表组建租舍旅居工作专班。租舍旅居工作专班围绕旅居经济发展目标建立定人、定岗、定时、定责的“四定”工作机制,进一步明确专班人员的工作职责。通过不定期召开现场推进会、协调会及调度会,聚焦问题解决,围绕专业问题,形成专业意见,让代表们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发挥特长、建言献策、共谋镇域旅居经济发展。如:2025年,西一镇投入60万元与奥雅签订了租舍村概念规划服务建议书,绘制租舍村长远发展蓝图,统筹规划“南村、中村、北村”3个片区,在租舍旅居工作专班的全力推动下,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向上争取项目资金支持,计划2026底前建成租舍“十景”,力争在推动打响“旅居云南”弥勒新品牌上作出西一镇特色示范。

3租舍旅居工作专班召开现场推进会.jpg 

租舍旅居工作专班召开现场推进会

 

发挥监督优势  当好旅居经济“护航员”

西一镇人大主席团充分发挥监督职能,围绕租舍村旅居经济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监督,组织代表通过深入视察、调研、听取各方意见等方式破解旅居经济发展难题。如:在旅居经济发展中,针对业态不够丰富、配套设施缺乏规划、服务水平不高的问题,镇人大主席团积极指导镇域内的民宿经营人员成立民宿产业发展协会,推动民宿行业向规范化、品牌化、特色化、精品化、集群化发展,探索提供个性化、特色化的巧妙创意和服务供给,让“头回客”变成“回头客”,推进民宿连点成线、连线成面,打造具有带动效应和规模效应的民宿产业集群,全面满足游客高品质诉求,让旅居经济成为撬动乡村振兴的有力“杠杆”。

(弥勒市西一镇人大主席团  张福)

相关阅读:
红河州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主办
滇ICP备11002010号   电话:0873-3720216
滇公网安备 53250302000185号   您是第49025215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