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旧市人大大屯街道工委在保障代表依法履职中凝聚代表合力,积极引导人大代表发挥专业特长,为推动街道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人大智慧和力量。
人大代表洪家亮在督促孩子们锻炼
守护孩子“小眼睛”
“经过3年的实践,我们学校的近视率降低了,孩子们运动多了、觉睡足了,不仅身体好了,近视少了,学习成绩还提高了。”时任个旧市白沙冲小学校长的洪家亮感慨道。作为省人大代表,洪家亮始终牢记代表身份,在2024年的省人代会上,他提出了《关于加快推进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的建议》,并受到了省、州各级和社会各界的关注。作为屏边县“湾塘经验”的实践者,他结合学校自身实际总结出了“六抓”工作法,即体育锻炼抓得勤、合理膳食抓得好、睡眠时间抓得足、手机管理抓得严、劳动实践抓得实、视力筛查抓得准,让个旧市白沙冲小学在3年时间内近视率下降了近30个百分点。如今,他提出的防控近视的“六抓”法也被带到了个旧市的各所学校,越来越多的老师和家长认识到,保证孩子充足的户外运动时间是防控近视发生发展的关键,作为一名人大代表,他通过代表建议,守护起越来越多的“小眼睛”。
做好群众“和事佬”
“有问题焕孃、有困难找焕孃,有矛盾找焕孃。”这是个旧市大屯街道杨家寨很多群众有困难时首先想到的。一份份定纷止争的协议,一段段暖人心怀的话语,一次次付诸行动的排解调处……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中定纷止争,万焕仙将矛盾化解在诉前。作为州、市人大代表,个旧市大屯街道杨家寨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万焕仙把新时代“枫桥经验”作为高效调解、实质解纷、推动工作的有力抓手,依托人大代表专业服务点——“焕孃调解工作室”,采用三访三及时的“33”工作法,将调解触角延伸到了小街小巷、田间地头,以解小纷服务大平安,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人大代表万焕仙在调解工作室调解居民纠纷
“将心比心,以心换心。”这是万焕仙的工作法宝,正是秉持这一初心,她成功调解了130件纠纷,让大屯街道杨家寨社区所辖的四个居民小组相继捧回“省级文明村”牌匾,让和谐的种子在社区生根发芽。
当好“畜牧卫士”
心系群众“急难愁盼”,深入基层解民忧,作为州、市人大代表、一名动物检疫检验员,大屯街道办事处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副主任管菊将目光聚焦在守护养殖安全的初心上。一副口罩、一袭白大褂、一双雨靴,管菊一穿就是二十多年。
管菊负责的动物检疫检验工作,一头连着群众的餐桌,一头连着畜牧养殖户的生计。秉持“防重于治”的理念,她钻猪圈、进牛棚、观鸡群,针对不同畜种、不同年龄牲畜的饲养管理和疫病防控要求,帮助养殖户防治疑难杂症,并提升其动物疫病防控和牲畜疾病诊断治疗技能。
“她经常来场里做技术指导,宣传防疫信息,给我们很大的帮助,大家有困难就找管老师。”这是养殖户的心声,也成了养殖户的习惯。
人大代表管菊指导红河州代表队参加职业技能竞赛并获奖
为了更好服务养殖户,管菊主动学习并掌握新知识、新技术,负责多项重点科技项目攻关、技术试验、示范推广等。她负责的生猪计划免疫技术、应用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活疫苗、“321”与“骟免同步”新技术都处于基层同行领先水平。以她名字命名的“红河工匠管菊创新工作室”所带领的兽医团队,连续三届蝉联省检疫竞赛桂冠,成为当地养殖户心中的依靠。
守护孩子“小眼睛”的洪家亮、帮助群众化解矛盾的“和事佬”万焕仙、养殖户的“畜牧卫士”管菊……作为人大代表,他们用履职实践表明,人大代表不仅是一种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个旧市人大大屯街道工委将持续引导各级人大代表进站接访、进企走访、入户听诉,广泛收集民情民意,努力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将群众的“问题清单”变成“幸福账单”。
(个旧市人大常委会大屯街道工委 何雪 保斯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