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州人大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县市动态 > 正文

泸西县向阳乡:以代表履职铺就群众“致富路”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29日17时16分  作者:赵永奎 金梦  来源:泸西县向阳乡人大主席团  编辑:管理员  阅读次数:427

泸西县向阳乡人大主席团立足山区乡镇实际,发挥代表联系群众优势,将“修路兴业”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破题关键,不断改善农村交通条件,切实解决山区群众出行难、农产品流通难等问题,带动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助推乡村振兴。

1人大代表与群众面对面交流收集产业路修建需求.jpg 

人大代表与群众面对面交流收集产业路修建需求

 

调研问需寻“出路”

“我们路新村独有的鸡粪土种出来的乌芋品质很好,但是路不通车,好多地方都要靠人背马驮,运输成本大、效率还低。”向阳乡属高寒贫困山区,旧寨、歹鲁、足马、法土等片区石漠化严重。为探寻发展“出路”,乡人大主席团组织人大代表以选区为单位开展分组调研,深入田间地头、进村入户与群众面对面交流,收集到各村产业路修建需求50余条,整理提出代表建议及时反馈乡人民政府办理并跟踪督办。2021年以来,累计交办完成有关新建、修缮田间道路代表建议40余条,积极争取有关田间道路配套设施建设项目50余个。

2人大代表实地调研田间道路修建情况.jpg 

人大代表实地调研田间道路修建情况

 

凝聚共识筑“心路”

“这个项目实施对我们老百姓来说是大好事,路修到田边,还配套了灌溉水池,运输成本减少了好多,现在有老板过来承包做种植基地。”在推动项目实施过程中,面对群众的顾虑,张德明等代表化身政策“宣传员”,深入群众家中做工作、算“经济账”。为打通群众发展生产的“最后一公里”,针对偏远田地的几百米的“断头路”,刘正文等代表组织群众自发投工投劳修缮田间道路。2021年以来,累计修建田间道路105公里、硬化道路30.99公里,新建田间水池66座、铺设田间灌溉管网9.91公里。项目资金的充分投入以及群众的自发维护,一改往日“人背马驮搞生产”情况,田间车路通达,也愈发凝聚起了全乡修路兴业的强大合力。

3向阳乡田间产业路.jpg 

向阳乡田间产业路

 

路通业兴开“富路”

随着产业路的修建,人大代表们以路为媒,深入挖掘本地资源优势,通过田间调研、专题视察、入户访谈等方式,因地制宜提出优化产业布局、发展多元产业的代表建20余条。聚焦产业发展“小切口”,何正锋等代表提出推动培育山地冷凉蔬菜、南盘江边热带水果等地方特色产业品牌建议;平贵永等代表提出有关马铃薯品种改良建议,推动培植马铃薯品5个,其中白薯10号试种成功。聚焦优质产业提质,赵联飞等代表提出稳步扩大万寿菊种植面积、推动烤烟生产提质等建议,推动万寿菊产业从过去的2400亩发展到现在的1.3万亩;依托“产业路”通达的核心优势,串联起蔬菜大棚、水果基地、烤烟田垄的多元产业发展图景,一条条产业路成为群众的“幸福路”和“致富路”。

(泸西县向阳乡人大主席团  赵永奎  金梦)

相关阅读:
红河州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主办
滇ICP备11002010号   电话:0873-3720216
滇公网安备 53250302000185号   您是第49746948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