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州人大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县市动态 > 正文

屏边县人大:让代表履职“实”起来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15日08时53分  作者:毛保会  来源:屏边县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委员会  编辑:管理员  阅读次数:412

近年来,屏边县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代表的桥梁纽带作用,着力建好用活“人大代表之家”“人大代表工作站”“人大代表联络室”阵地,通过搭建代表履职平台,创新代表履职机制,丰富代表活动内容,为各级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和服务工作大局奠定坚实基础。

1人大代表接待选民,收集意见建议.jpg 

人大代表接待选民,收集意见建议

 

积极建好“民意窗”

屏边县人大常委会以人大工作规范化建设为抓手,打造以代表之家为中心、代表工作站为延伸、代表联络室为特色的“家站室”履职平台体系,切实推进代表履职平台提质升级,不断拓展代表履职平台延伸点,方便群众找代表反映问题,让群众反映问题有门进、有人听,使各项工作更加顺应民心、反映民意、贴近民生,不断促进代表活动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同时,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有效提升代表履职平台工作效率和代表履职实效,将代表联系群众、接待选民、收集意见建议的场景从线下延伸至“云端”,实现社情民意“指尖传达”、人大代表“云端履职”,群众只需通过手机扫描代表二维码或活动阵地码,即可随时随地提交诉求,真正做到“码上提”,代表借助线上平台第一时间接收、处理信息,实现“马上办”。

2人大代表走访联系选民,听取意见建议.jpg 

人大代表走访联系选民,听取意见建议

 

织密诉求“收集网”

屏边县人大常委会将代表在“家、站、室”接待选民同代表入户走访相结合,每月组织代表开展接访走访,代表们主动走出工作站、联络室,深入到公园广场、农贸市场、田间地头,与群众围坐在一起唠家常,倾听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等方面的诉求,“零距离”听民声、汇民意、聚民智、解民忧,打造“固定与流动”交互融合的意见建议倾听模式,实现了代表多跑腿、群众少走路,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近三年来,共组织各级代表开展接待选民日活563期,接待选民3000余人次,走访选民5800余人次,收集到涉及产业发展、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提升、美丽乡村建设、市政建设等方面的意见建议473件,全部转交相关职能部门办理,办复率100%。同时,屏边县人大常委会通过“代表传声”工作专报将收集到的意见建议整理后上报县委,推动相关难题的解决,构建起“收集—整理—报送—解决”全链条工作体系,实现了民意直通,20225月首期报送以来,已累计编辑报送16期,有力推动了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解决。

3组织代表视察项目推进情况.jpg 

组织代表视察项目推进情况

 

打造民意“回声壁”

收集是基础,关键在解决。屏边县人大常委会通过引导人大代表积极履职尽责、献计献策,推动一批民生“关键小事”转化为惠民“暖心实事”,努力确保事事有回应,件件有回音。如:杨莲英、王丽芬、杨永春等代表立足乡村振兴战略需求,敏锐捕捉农村陈规陋习治理难题,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通过立法方式破除农村不良风气和陈规陋习促进乡风文明建设的建议》,该建议有力推动了屏边县整合多方资源,历2年完成调研、起草、审议等工作,于202491日正式施行全国首部乡风文明促进条例《云南省屏边苗族自治县乡风文明促进条例》。又如:汪海波、徐景梅等代表关注到屏边玉屏小学、幼儿园师生入学交通拥堵问题后,提出了《关于优化大平田段公交线路同步解决幼儿园和玉屏小学师生出行难的建议》,助推解决了师生出行难、道路拥堵等问题。此外,《关于在屏边县中心花园广场打造休闲长廊的建议》加快了花园广场的景观长廊建成,为市民提供了集休憩、娱乐、文化展示于一体的公共空间;《关于在滴水层瀑布景区完善基础设施的建议》推动景区完成步道修缮、公共停车场建设等工程,给游客提供舒适、便捷、安全的旅游环境。代表们用一次次真诚的走访倾听群众心声,用一桩桩实实在在的实事回应群众期盼,不断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屏边县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委员会  毛保会)

相关阅读:
红河州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主办
滇ICP备11002010号   电话:0873-3720216
滇公网安备 53250302000185号   您是第49726197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