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州人大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代表风采 > 正文

石屏县人大代表李八四:发展特色产业显担当 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28日17时14分  作者:佚名  来源:石屏县龙武镇人大主席团  编辑:管理员  阅读次数:248

李八四,石屏县龙武镇宜其达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绿润种植合作社负责人,2021年当选为石屏县第十七届人大代表、龙武镇第七届人大代表。当选代表以来,他始终牢记“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初心,将履职重心锚定在激活乡土资源、发展特色产业上。他以食用玫瑰产业为突破口,用实干破解山区资源闲置、群众增收乏力的困境,让荒山坡绽放“致富花”,生动诠释了人大代表的责任与担当。

1李八四到选民家中收集意见建议.jpg 

李八四到选民家中收集意见建议

 

深入走访听民声  建言献策促发展

人大代表是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桥梁,是人民意志的“传声筒”“代言人”。担任人大代表以来,李八四通过参加“人大代表接待日”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在田间地头、农家院落与村民拉家常、问需求,认真倾听他们的所思所盼所忧,同时将了解到的政策信息传达给群众,帮助群众准确把握政策导向。今年以来,李八四累计接待、走访选40余人次,收集群众关于产业发展的意见建议8条,经过整理后向县人大常委会、镇人大主席团提出实施龙武镇食用玫瑰产业示范园建设等意见建议2条。

2李八四随考察组外出考察学习滇红玫瑰种植经验.jpg 

李八四随考察组外出考察学习滇红玫瑰种植经验

 

率先示范引产业  创新模式聚合力

为进一步拓宽视野20238月,李八四随考察组前往安宁市进行考察学习,通过实地察看、与企业负责人交流等方式,听介绍、问经验,了解食用玫瑰种植历史、产业发展、产品研发、市场前景等情况。在详细了解玫瑰种植技术、加工工艺、市场前景后,李八四当起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率先引进滇红玫瑰品种进行种植,在荒山坡上开垦出480亩玫瑰园。在玫瑰园经营走上正轨后,他积极带动周边40余户农户发展食用玫瑰种植,总面积达1000亩。李八四还创新探索“党总支+基地+公司+农户”模式,牵头成立石屏县云港花卉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社采用订单化生产模式,与云南海沣农业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稳定鲜花收购价格,保障了花农收益,收购价格最高可达26元/公斤,村民的“花篮子”变成了实实在在的“钱袋子”。

3龙武镇玫瑰花示范种植基地进入盛花期.jpg 

龙武镇玫瑰花示范种植基地进入盛花期

 

延伸链条促升级  鲜花铺就富民路

走进龙武镇玫瑰花示范种植基地,朵朵玫瑰娇艳欲滴,阵阵花香沁人心脾,为乡村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随着玫瑰进入盛花期,李八四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以“一朵花”为纽带,精心构建起“田间到车间”的就业链,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实现稳定增收。为解除村民务工的后顾之忧,他结合实际采取多项暖心举措:推行“工资日结”制度,从根本上消除了务工群众对欠薪的担忧,同时提供车辆接送、免费午餐等福利,让群众能够安心投入劳作;实行弹性工作制度,兼顾村民农事、家务与务工需求,有效解决了“顾家与挣钱难以兼顾”的难题;针对不同群体的能力特点,将产业链细化为采摘、分拣、加工等多个环节,既为老年人提供了轻体力劳动岗位,也为中青年创造了学习技术的机会,逐步构建起覆盖农村“老中青”的就业体系。

多元发展拓路径  构建产业新格局

在玫瑰产业的带动下,李八四乘势而上推动多元产业发展。他带领群众养殖青绵羊,在发白冲村建成2000平方米的青绵羊养殖基地1个,现存栏1800余只,打造了全省最大的青绵羊养殖基地;通过与农户签订订单,垫资发放种子、化肥,待农户销售农产品后抵扣成本的方式,降低种植风险,鼓励带600余户农户、199户脱贫户种植小铁头增收致富;成立冷库分拣中心,收购镇域内小铁头、萝卜、四季豆等蔬菜,通过包装加工等初级加工业,加强农产品产销衔接,提供就业岗位50个。这些产业与玫瑰产业形成互补,构建起“长短结合、多元支撑”的产业格局,村民的日子也越过越红火。

面对未来的发展,李八四信心十足:今后我将带领群众改变靠山吃山的传统发展方式,充分利用龙武镇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禀赋,大力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业,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在龙武这片热土上继续书写乡村振兴的动人篇章。

(石屏县龙武镇人大主席团)

相关阅读:
红河州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主办
滇ICP备11002010号   电话:0873-3720216
滇公网安备 53250302000185号   您是第49754439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