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治理中的“微实事”既是民生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更是基层治理的“关键突破口”。屏边县人大常委会以“我为群众办实事”、接待选民等实践活动为契机,组织人大代表深入开展回选区访民情活动。通过集中接待群众、召开议事恳谈会等形式,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建立健全“代表牵头、部门落实、村(社区)三级联动”的工作机制,确保群众反映的“小急难”得到及时有效解决。
人大代表征集群众“微建议”
“新华乡倮姑村辖独树、蚂蟥冲、中寨等6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为213户891人。当前,因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导致39名农村留守儿童面临家庭教育缺位、活动场所不足等现实困难,尤其在学业辅导、心理健康及安全防范等方面存在挑战。”在新华乡倮姑村代表联络室,人大代表与选民代表的互动交流活动规范有序开展。县人大代表认真履行职责使命,详实记录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活动结束后,人大代表第一时间深入基层开展调查核实,并依法依规将相关问题转交有关部门办理。
人大代表暑期公益授课
今年暑假期间,在人大代表、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的共同努力下,倮姑村人大代表精心组织开展特色教育活动,依托“萤火虫”农家书屋平台,创新开展“幼小衔接”“学业加油站”“故事妈妈”“开学能量包”等系列特色活动,为即将入学儿童提供幼小衔接教育服务。针对13名即将步入一年级的儿童,系统开展幼小衔接教育活动5期,累计服务儿童65人次、家长130人次,有效帮助幼儿掌握生活技能、具备学习基础、增强表达与倾听能力、培养社交礼仪、建立入学信心与合作精神。同时设立留守儿童学业加油站,创新性构建“农家书屋阅读启蒙+学业帮扶+心理关怀”三位一体服务体系,为留守儿童提供作业辅导和心理关怀服务42人次。人大代表和志愿者坚持每周入户2次,开展绘本阅读活动,培养“故事妈妈”队伍,为乡村儿童点亮知识之光。
新华乡倮姑村“微建议”留守儿童之家开班
“人大代表真是把我们身边的‘小事’当成了‘大事’来办!”村民们纷纷称赞。
今年5月以来,屏边县人大常委会在开展“双联”活动过程中,收到白河镇底西村委会下辖8个村民小组关于道路硬化的“微建议”,反映现有道路状况严重影响村民日常出行和农产品运输。屏边县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立即转交相关部门办理,并明确要求3个月内办结。这一举措充分体现了基层人大“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责任担当,也正是屏边县通过办好代表“微建议”,实现群众“大满意”的生动实践。
今年以来,屏边县人大常委会将“微建议”列入人大代表履职内容,聚焦群众身边的“小问题”和“小事情”,组织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县人大代表通过开展“双联”活动和代表进站活动、入户走访群众等形式,“面对面”听取群众意见诉求,形成“微建议”,并以《代表传声》专报的形式报送县委、县人民政府研究解决。截至目前,屏边县各级人大代表已接待选民935人次,收集意见建议135条,化解矛盾纠纷400余起,解决实际问题400余个,取得了显著成效。
(屏边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崔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