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州人大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最新动态 > 正文

新华社、云南人大网、云南网、云新闻关注红河州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农民工返乡创业工作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12日15时17分  作者:常一鸣  来源:州融媒体中心  编辑:管理员  阅读次数:84
本文摘要:新华社、云南人大网、云南网、云新闻、云南红河发布等省州主流媒体分别以《红河州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为农民工返乡创业破局引路》《红河州:“人大之问”破解农民工返乡创业难题》为题,报道红河州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农民工返乡创业工作。

新华社、云南人大网、云南网、云新闻、云南红河发布等省州主流媒体分别以《红河州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为农民工返乡创业破局引路》《红河州:“人大之问”破解农民工返乡创业难题》《红河州:“人大之问”破题农民工返乡创业难》《问诊返乡创业路 激活乡村振兴源!红河州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为农民工返乡创业破局引路》为题,报道红河州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农民工返乡创业工作,全文如下:

“返乡创业政策落实成效如何?融资难题怎样破解?创业培训怎样更精准?”……826日,红河州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对红河州农民工返乡创业情况开展专题询问。会场如考场,6名州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化身“考官”提问,州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负责人作为“考生”坦诚应答,问答之间着力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清除障碍,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提问“靶向瞄准”  揪出创业路上“绊脚石”

“当前我州农民工返乡创业工作推进情况如何?取得了哪些实实在在的成效?”询问开始,州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直奔主题。

2025年8月26日,红河州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对红河州农民工返乡创业情况开展专题询问.jpg 

会议场景

“近年来,红河州构建政策、载体、要素‘三大支持体系’,返乡创业呈现‘规模扩、领域宽、效益好’的良好态势。”州人民政府分管领导表示,2022年至2024年,全州返乡创业人数累计达9990人,第三产业创业占比55%,从传统种养向电商、文旅等新业态延伸,直接带动就业2万余人,弥勒市小太平村发展旅居民宿,参与农户户均年增收10.8万元;培育农业产业化项目412个,建成乡村电商服务站143个,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连续三年超32亿元。

“政策在基层是否真正‘落地生根’?返乡创业者还被哪些难题绊住了脚?”州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将目光投向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

“三年来,我们按照有关政策,通过开发5331个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岗位、发放34.95亿元创业贷款、建成13个‘家门口的就业孵化园’等举措,带动5.7万余人就业。返乡创业工作目前面临的主要难题是面对市场竞争和需求波动,创业者存在观望心态,不敢轻易投入,政策红利未能充分释放等。下一步,我们将完善服务平台,扩大创业担保贷款覆盖面,建立常态化银企对接机制,加强创业孵化,强化要素保障,为返乡创业者提供从孵化到运营的全链条支持,全力畅通创业服务‘最后一公里’。”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人坦诚回应。

融资难始终是返乡创业者的“心头堵”。“调研发现,当前返乡农民工创办的企业或实体普遍面临发展资金短缺问题,贷款难、融资难现象突出,州政府在‘输血’‘造血’上有哪些硬招?如何让创业者不再‘求贷无门’?”州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紧接着提问。

“我们充分发挥政策调控作用,通过降低贷款利率切实减轻企业融资成本。自2024101日起,全州创业担保贷款利率锁定为基准利率上浮45个基点,使贷款人实际利息支出降幅达50%。”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同志回答,该局自202410月起,申请“贷免扶补”创业担保贷款仅需提供备用联系人,不再要求反担保,大幅提升融资便利性。2022年至2024年间,全州创业担保贷款累计扶持17659人创业,发放贷款34.95亿元,带动就业57532人。

“针对返乡创业农民工、脱贫人口、农村自主创业农民等10类重点群体申请的创业担保贷款,财政部门按实际贷款利率的50%给予贴息支持。”州财政局相关负责人补充回答,通过实施重点领域贷款倾斜政策和创新信贷产品赋能企业发展,2024年,州农信社发放脱贫人口专项贷款101373万元,扶持21326人。

从政策执行“难点”到资金保障“缺口”,从培训效能“不足”到创业产业结构“不优”,每个问题都直击要害、不绕弯子,体现人大监督的精准。

应答“对症开方”  打通创业发展“中梗阻”

面对尖锐提问,各部门不回避矛盾、不遮掩问题,结合职能拿出“真招实策”,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扫清障碍。

针对创业培训参与率不高的问题,州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提出追问。

“一部分是因为农民工在脱贫攻坚期间已接受过培训,重复参训意愿弱,另外山区人口分散,参训交通和时间成本高。接下来我们将组建‘企业家+高校专家+行业带头人’导师团,针对葡萄疏花疏果、电商直播等需求开展‘订单式’培训,打造‘培训—孵化—增收’全链条服务,让培训从‘大水漫灌’变‘精准滴灌’。”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提出解决举措。

企业“小散弱”抗风险能力差,是摆在面前的又一难题。州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提问直指产业发展“痛点”。

“人社部门将通过实施‘区域化、行业化、群体化、平台化’的精准帮扶措施,有效满足企业用工需求,切实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发改部门将做好项目规划和精准服务、推进创业实训基地建设,为创业人员提供技能培训、就业服务保障;农业农村部门会继续积极培育经营主体、全力支持农民工创业,发展农村创业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促进农村创业与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有机结合。”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州农业农村局等单位负责人共同破题。

监督“全程护航”  让创业之路“走得稳”

农民工返乡创业,一头连着游子的“归乡梦”,一头连着乡村的“振兴梦”。为让专题询问不“走过场”,此前州人大常委会调研组深入元阳、建水、金平等县市,走进创业孵化园、田间地头的创业项目点,与返乡创业者促膝长谈,精准绘制出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现状图”与“问题谱”,为专题询问提供了精准靶向。

“专题询问不是‘一问了之’,而是‘一督到底’的开始。”州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后续将定期督查整改情况,确保承诺的每一项举措都落到实处。

这场专题询问,不仅是对红河州农民工返乡创业工作的一次“全面体检”,更是一次凝聚共识、合力攻坚的动员。随着政策红利持续释放、难点堵点逐步破解,必将有更多农民工带着技术、资金、梦想回到家乡,踏上返乡创业的“致富路”和“振兴路”。

(州融媒体中心  常一鸣

相关阅读:
红河州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主办
滇ICP备11002010号   电话:0873-3720216
滇公网安备 53250302000185号   您是第49946945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