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自市人大:以“代表有约·局长进站”助推全过程人民民主落地生花
今年以来,蒙自市人大常委会创新打造“代表有约·局长进站”工作机制,通过构建“群众出题、代表传题、局长解题”的民主协商闭环,有效推动解决了一批群众关心的“关键小事”,让民主的根系深植于基层沃土,催开惠民利民的“幸福之花”。
文萃街道“代表有约·局长进站”活动现场
精准“出题”集民意
蒙自市人大常委会将“从群众中来”作为工作的首要环节,积极指导各乡镇(街道)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植根基层的优势,组织代表深入田间地头、街头社区,通过座谈交流、实地调研、民意征集等多种形式,广泛收集民情民意,并对问题进行系统梳理和精准归类,最终形成了涵盖基础设施建设、惠农政策落实、人居环境整治、集体“三资”管理、遗留问题化解等领域的“问题清单”。如,文澜街道聚焦沙拉河治理、乡村用水改善等“要紧事”;文萃街道系统梳理了农田水利、产业道路、垃圾清运等农业农村发展短板;观澜街道则精准定位村集体“三资”管理中资金使用不规范、监管不到位等专业性问题。
高效“传题”通民情
蒙自市人大常委会依托各乡镇(街道)人大代表工作站(室),将其打造为“代表有约·局长进站”活动的主阵地。人大代表肩负“传声筒”与“监督员”的双重职责,直面应邀进站的市级职能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客观真实反映群众诉求和问题。如,在文澜街道,人大代表与蒙自市水利局主要负责同志聚焦用水难题,想方设法破题;在观澜街道,人大代表与蒙自市审计局主要负责同志深入探讨“三资”管理规范;在文萃街道,人大代表与蒙自市农业农村局负责同志共商共谋乡村振兴。“代表有约·局长进站”不仅让代表依法履职更高效、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也为政府部门负责同志深入基层、直面问题、倾听原声开辟了常态化渠道,实现了民意直通、政情下达。
文澜街道“代表有约·局长进站”座谈会现场
务实“解题”暖民心
蒙自市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成果转化,着力构建从问题收集到落实反馈的全链条闭环管理模式。面对代表们传递的诉求与建议,蒙自市人民政府各部门负责同志现场“接单”,面对问题不回避、不推诿,给予积极、详实的回应。对能够立即解决的问题,现场承诺办理时限;对需要进行研究解决的,提出了工作思路和具体举措;对涉及政策理解的困惑,提供专业、权威的解读。各乡镇(街道)在每次协商活动后及时建立专项工作台账,明确责任单位、办理时限和预期成效,并组织代表通过视察、调研、回访等方式进行跟踪督办。这种“收集—交办—督办—反馈”的闭环,有效防止了“纸上落实”“口头承诺”,确保了每一项群众关切都能“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从水利设施的完善到乡村产业的振兴,从人居环境的改善到集体“三资”的规范,在蒙自市人大常委会的推动下,“代表有约·局长进站”机制已广泛开展,这一创新实践,让全过程人民民主在蒙自市基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蒙自市人大信息管理中心 朱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