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泸西县白水镇人大主席团高度重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通过摸底建档、排查整治、帮扶服务等举措,多方联动“穿针引线”,齐心协力织密护蕾“关爱网”,全力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人大代表参与重点场所排查工作
穿牢“排查针”
“果衣村东头的小亮,父母在外务工,跟着年迈奶奶生活,得重点关注。”代表们在日常“护苗记录本”记录下走访中发现的问题。白水镇人大主席团坚持“隐患早发现、风险早管控”原则,组织30余名人大代表联合镇中心学校、民政、派出所等部门,开展“未成年人情况大排查”行动。一方面聚焦特殊群体,代表们以村为单位,采取“分片包联+入户走访+现场核查”模式,深入留守儿童、困境儿童、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家庭,详细记录其生活照料、学业进展、心理状态及家庭监护情况,另一方面,紧盯校园周边网吧、宾馆、餐饮店、KTV、台球室等重点场所,排查违规接待未成年人、售卖烟酒、传播不良信息等行为,对发现的问题现场拍照、登记造册。截至目前,已完成辖区未成年人基础信息摸底,建立特殊未成年人“一人一档”制度,梳理出“行为失范呈现低龄化、侵害案件多发、家庭教育薄弱”等10项问题,为精准施策夯实基础。
邀请专家开展家庭教育讲座
引好“整改线”
“孩子的事拖不得,清单上的问题必须逐项清零!”白水镇人大主席团充分发挥监督职能,推动问题整改落地见效。先后多次组织人大代表、职能部门负责人、教师代表召开座谈会,听取并审议《白水镇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开展情况的报告》,针对前期梳理的问题广泛征集意见建议16条,明确精准普法、心理疏导、特殊群体管护等工作方向。针对家庭教育短板,建立“一对一结对”帮扶责任机制,45名人大代表按区域划分“护苗网格”,每人结对1—2名特殊未成年人,定期上门走访、跟踪帮扶。同时,联合镇妇联、中心学校开设“家长学堂”,邀请教育专家、心理教师开展家庭教育、亲子沟通讲座5场,覆盖家长2000余人次。针对校园周边隐患,推动建立“周排查、月通报、季整改”常态化机制,督促市监所查处违规经营商户2家,联合执法部门清理流动摊贩9处,协调配合派出所安排民警在上下学时段开展“护学岗”巡逻,实现校园周边安全“动态清零”。截止目前,10项问题已全部整改完成。
白水镇“心晴加油站”挂牌成立
织密“关爱网”
白水镇人大主席团依托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广泛汇聚社会力量,全方位深化帮扶服务。联合州关工委建立8个“儿童之家”,挂牌成立泸西县首家“心晴加油站”,同步组建由人大代表、教师、妇联主席、儿童主任等56人组成的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库,以专业力量支撑常态化心理健康咨询与志愿服务活动开展。针对重点青少年群体及重点家庭,镇人大主席团组织人大代表、村组干部定期“进村入户”提供作业辅导、心理疏导、思想和行为矫治、家庭教育指导、法律教育咨询等精准服务,切实解决未成年人在就医就学、法律咨询、身心康复治疗等方面的急难愁盼。截至目前,共有80余名各级人大代表参与帮扶帮教活动,真正让人大代表走进村寨、贴近群众、守护未成年人成长。
(泸西县白水镇人大主席团 张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