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当选省人大代表以来,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泸西县人大农业农村和环境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马瑜娅始终以“脚下有泥、心中有民”的坚守,在政策落地与群众需求的“最后一公里”践行初心,将群众呼声转化为精准建议,用实干诠释人大代表的为民担当。
△马瑜娅(右二)在田间地头调研。
聚焦发展与民生 双线发力解难题
“人大代表既要为地方发展‘谋长远’,更要为群众生活‘解近忧’。”这是马瑜娅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针对泸西县经济发展中的交通、物流运输瓶颈与能源保障短板,她先后提出了《关于将云南泸西产业园区铁路专用线列入国家重点项目清单的建议》《关于推进泸丘广富高速公路(文山段)项目建设的建议》等,这些建议均得到有关部门高度重视,为破解当地交通、物流运输梗阻,助推高质量发展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在马瑜娅心中,民生难点就是履职的重点。面对养老服务规范化不足的问题,她提出了《关于出台公建公营养老机构管理办法的建议》,推动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今年5月,在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列席代表座谈会上,她围绕留守儿童关爱保护,提出“深化‘政府—学校—家庭—村(社区)—社会’五位一体关爱网络、培育专业化社工队伍”建议,精准回应民生关切。
扎根一线摸实情 靶向建言办实事
“问题在一线发现、对策在一线研究。”马瑜娅的每一份建议,都源于深入一线的走访与倾听。今年9月,她在永宁乡杨家寨村小组调研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时,敏锐发现当地羊格黑等7处小型滑坡点治理工作因财政问题而进展缓慢。
“群众的安全等不得、拖不起!”针对调研发现的问题,马瑜娅第一时间整理相关情况向上级相关部门反馈,同时提出“加强县级财政专项保障、加快争取上级地质灾害搬迁资金”的具体对策,推动政府及相关部门将隐患治理纳入优先事项,以“靶向施策”回应群众对安全居住的迫切期盼。
作为一名基层人大代表,马瑜娅始终将责任与脚下土地、身边百姓紧紧相连,紧盯群众“急难愁盼”精准发声,用坚实的履职脚步踏出情系民生的动人足迹,让群众感受到代表就在身边、温暖就在眼前。
(作者:赵婧汁)
(来源:“云南人大”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