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州人大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自身建设 > 正文

州人大常委会机关驻村工作队:从“驻村”到“助村” 多举措助力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13日09时33分  作者:杨忠保 黄继尧  来源:绿春县大兴镇阿迪村委会驻村工作队  编辑:管理员  阅读次数:538

自今年6驻村工作队轮换以来,州人大常委会机关驻阿迪村委会工作队和村“两委”勠力同心,聚焦重点,不断履职尽责,多举措助力乡村振兴。

1驻村队员、村委会干部走访农户.jpg 

驻村队员、村委会干部走访农户

 

激活乡村振兴发展力,助力群众增收增益

驻村工作队利用州人大常委会机关协调安排的助农资金12万元,扶持伙么村小组推进贡德茶叶示范基地建设,发放有机肥41吨,惠及茶农33户。统筹用好乡村公益岗位,落实按需设岗、以岗聘任、有序退岗的管理机制,全村共设置公益性岗位94个。根据群众务工需求,及时推送企业用工信息,全村目前在外务工人员1036人,其中省外务工345人,省内州外务工63人,州内务工628人,共发放交通补贴37.65万元,激发群众外出务工的积极性。村党组织领办的绿春县阿迪旺农种植专业合作社整合村民及集体闲散土地推广旱稻种植,面积从零突破至900余亩,年产量达70余吨,预计销售25万元,村集体经济持续发展壮大。

2组织茶农学习新型采茶机使用技能.jpg 

组织茶农学习新型采茶机使用技能

 

织密平安建设防护网,筑牢基层治理根基

通过群众会议、入户走访、微信群推送等形式,开展防盗、防电信诈骗、交通安全等平安建设宣传,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提升群众安全防范意识。依托村组共建的矛盾调解队伍,累计排查邻里纠纷、土地纠纷、婚恋纠纷等各类纠纷8起,成功化解8起,化解率达100%。发动村组干部定期对村内主干道、校园周边等重点区域开展巡查,紧盯人员流动频繁时段的风险隐患排查,确保影响安全稳定的苗头性因素被消除在萌芽状态,村民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持续提升。

守住汛期安全安全线,防范杜绝灾害风险

建立“村级预警—小组联动—片长包保”响应链条,通过微信群、广播及时发布预警信息200余条,设置警示标识20余处,确保预警信息直达每家每户。充分利用州人大常委会机关扶持的乡村振兴经费6万余元实施村内道路边坡滑坡治理工程1个,加固农户临路临坡房屋墙脚1处,清淤排水渠5000余米。积极对接保险机构,走访排查因灾房屋受毁农户23户,为3户农户争取理赔保险2500元;同时,积极为农作物受灾的180余户农户争取农业保险赔付。

3组织村医为留守老人开展健康监测.jpg 

组织村医为留守老人开展健康监测

 

搭建“一老一小”关爱桥,守护关爱特殊群体

组织村卫生室为老人提供免费健康监测,宣传普及日常保健常识;针对行动不便老人,联合村卫生室开展送健康上门服务;在重阳节期间,组织开展“送温暖”活动,为65位老人送上棉被、毛毯65床。建成并开放农书屋,为儿童提供阅读书籍及活动场所,为留守儿童搭建成长平台。协同学校开展暑期防溺水宣传教育,切实提高家长及留守儿童安全意识,筑牢暑期留守及归乡学生安全堡垒。

(绿春县大兴镇阿迪村委会驻村工作队  杨忠保  黄继尧)

相关阅读:
红河州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主办
滇ICP备11002010号   电话:0873-3720216
滇公网安备 53250302000185号   您是第51055581位访问者